2002年中国稀土行业十大科技新闻揭晓

创建时间:2010-11-02 08:45

       2002 年中国稀土行业"亮点"璀璨。全国稀土信息网、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稀土学会技术经济委员会、中国稀土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国家计委稀土办机关刊物《稀土信息》、中国稀土学会会刊《稀土》杂志、中国稀土学会英文版《中国稀土信息》、全国稀土信息网网刊《稀土市场》、中国稀土网站(www.cre.net)等单位从2002年媒体报道的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最有影响稀土科技事件、最有价值的稀土科研成果、最有应用前景的稀土新发明和新创造中评选出2002年中国稀土十大科技新闻。入选中国稀土十大科技新闻的是:

1.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钕铁硼材料的国家

  南开大学周永洽教授等人发明的"共沉淀还原扩散法制备钕铁硼永磁合金"新技术,2002 年获得德国、英国、法国、荷兰4个欧洲国家授予的发明专利证书。至此该项发明已获得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4个欧洲国家授予的发明专利证书,专利保护期15年。这是继日本、美国之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钕铁硼材料的国家。该项发明打破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这一高科技领域长达19年的垄断,使我国有了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钕铁硼永磁合金生产技术。该技术与现有的钕铁硼生产技术相比,能耗和制造成本均有所降低,且为资源可再生利用技术。日本《工业周刊》将这一新技术评价为世界第三种钕铁硼制造技术(日本、美国的制造技术为前两种)。

2.我国第一块稀土纳米显示屏问世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块稀土纳米显示屏,并在长春通过鉴定。专家认为这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稀土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功能制品的开发,解决了稀土纳米氧化物粘连、吸潮以及非稀土杂质分离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从而成功地制备出了收率大于90%、粒径小于40nm的稀土纳米氧化物。涂有稀土纳米氧化物的投影屏视场角度增大,在接近180度观察荧屏时,仍然清晰,且亮度不减,颜色鲜艳。

3."稀土农用的环境化学行为及生态、毒理效应"基础研究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为期4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稀土农用的环境化学行为及生态、毒理效应"基础研究项目2002年通过验收。该项目以我国稀土农用技术为背景,分环境化学行为、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低计量长期作用毒理及生物无机化学效应等4个课题开展了多学科、综合性、跨部门的交叉研究。内容涉及我国稀土农用技术开发时期提出的稀土土壤学、植物生理学、稀土农用效果、稀土毒理卫生学和超微量分析检测等各个学科,并从基础研究的深度回答了一些长期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是我国稀土农用基础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为今后稀土农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汽车用大容量镍氢电池试车成功

  天津和平海湾公司生产的大容量镍氢电池试车成功,创造了续行里程达228公里的全国最高纪录。镍氢电池是一种无污染、无记忆、高性能的技术产品,具有使用寿命长、快充放的特点,被称作为绿色电池。天津和平海湾公司被国家信息产业部和科学技术部确定为国家"863"计划镍氢电池产业化示范基地。他们研制成功100安时方型密封镍氢蓄电池组,作为汽车的新型绿色能源。该电池装配在北京工业大学提供的电动汽车上,在天津市市区续行里程228公里,最高时速为128公里,经历了爬立交桥等路面,显示了电池的良好性能。为我国汽车业应用绿色能源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5.利用稀土促进抗癌药物紫杉醇合成技术研究成功

  天津大学化工院研究人员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002年成功研究开发出利用稀土促进抗癌药物紫杉醇合成技术。紫杉醇是目前最重要的抗癌药物之一,过去其来源主要是从红豆杉树的树皮中提取,大量的采集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匮乏,为此世界许多国家已严禁砍伐红豆杉树。由于药源缺乏,使得其价格居高不下。天津大学化工院研究人员利用稀土作为诱导物,促进培养体系中的红豆杉细胞合成紫杉醇,使紫杉醇产量提高5倍左右。

6.室温磁致冷材料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由四川大学和四川省稀土材料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的"室温磁致冷材料的研究开发"通过鉴定。该成果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该项成果的完成,为我国磁致冷技术的实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室温磁制冷技术具有显著的环保和节能效果,可替代气体制冷技术,在空调、冰箱、工业热泵、核废料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7.铕电解还原工艺及设备研究项目通过鉴定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承担的"铕电解还原工艺及设备研究"项目,2002年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鉴定。该项技术与传统锌粉还原法相比,具有产品纯度高、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甘肃稀土公司采用该项技术建成了年生产能力为18吨的世界最大的高纯氧化铕生产线。生产线自2000年11月投产至今运转正常,产品纯度达99.9995%以上,收率90%以上。该项工艺用电解还原铕取代传统的锌还原铕,避免了锌对产品的污染,实现了生产高纯氧化铕工艺的重大突破,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8.高显色灯用稀土铝酸盐蓝粉获奖

  由上海跃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开发的高显色灯用稀土铝酸盐蓝粉,2002年荣获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该公司长期从事稀土铝酸盐蓝粉的研究,他们从粉体的组份、晶形着手,引入发射峰波长为515nm的发绿光的Mn2+形成Eu、Mn共激活蓝粉,使蓝粉区光谱发射显著增强,从而提高了粉体的显色性。同时还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在对粉体颗粒、粒度分布、热稳定性的提高以及光衰的改善等方面做了反复研究和大量试验,终于生产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显色灯用稀土铝酸盐蓝粉。

9.世界上最大体积SmBCO超导单晶体研制成功

  上海交通大学晶体生长实验室研制成功的世界上最大体积的高温超导单晶体--SmBCO超导单晶体,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高温超导体RE123晶体生长研究已达到该领域的世界先进水平。曾经在日本制备出世界公认最大超导单晶体的姚忻博士,2002年1月从日本国际超导研究所回国,在上海交大组建"晶体生长实验室"。6月底晶体生长设备调试安装完毕,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就在自己的国土上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大的高温超导单晶体,不仅在尺寸上而且在时间上创造了新的纪录。此次研制出的单晶体a-b面最大尺寸为23×22mm2,c轴方向的尺寸为19mm,经氧化处理后测得Tc为93K。据专家介绍,这块大体积SmBCO高温超导单晶体无论尺寸还是超导临界转变温度,都可与世界上已报道过体积最大的YBCO及NdBCO高温超导单晶体相媲美。

10.科学家发现新一代稀土半导体材料

  南京大学、中科院物理所和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在京宣布,他们发现铝酸镧和镧铝氧氮这两种材料在所有候选的高介电常数材料中具有最好的热稳定性,能很经济地集成到传统的半导体工艺过程中,有希望在65纳米以下工艺中替代二氧化硅,用作半导体晶体管的栅介质层,或者用作半导体电容的介电材料,有望代替传统的二氧化硅,从而在下一代的半导体元器件制造中扮演重要角色。

 

浏览量:0